643m~紗帽山海拔僅有643m~在大屯火山群中顯得小巧玲瓏,
但秋末的紗帽山怎麼如此冷颼颼,東北季風的威力真是
不容小覷,若是少了這一股氣候因素,以及此區昔日被劃為
水源區,保護相對較為嚴格,紗帽山的植物相也就不會如此
豐富了,也因此,此地常是各方好手學習生態的好地方。
<紗帽山>
當大夥正在為此行暖身之際,一旁潮濕岩壁上著生滿掛
短柄卵果蕨,它的根莖短近乎直立,冷硬的岩壁~因它而美麗
柔和許多!
<短柄卵果蕨>
<短柄卵果蕨>
一開始起登,吊掛枝枒間的懸繭姬蜂繭團在那晃呀晃的,引起大家
的注意,仔細瞧瞧繭團外突的端部洞口是圓的,邊緣整齊裁切,
這是標準懸繭姬蜂羽化的結果。
<懸繭姬蜂繭團>
玉葉金花在此地的族群真是龐大,不管你和它多陌生,今天
走一遭,包準忘不了它,尤其茜草科托葉對生的特色,更是它的
標準配備!
<玉葉金花>
<玉葉金花~托葉~耶耶!>
<玉葉金花~托葉對生~耶耶!>
台灣山桂花也是此地的「田樵仔」,子孫眾多~步道兩側竟是它們
的天下,有和玉葉金花相拼場的架式哦!
<台灣山桂花>
<台灣山桂花~成熟果實可淺嚐哦!>
<台灣山桂花~子孫滿堂>
生芽鐵角蕨葉軸末端的不定芽,是它的註冊商標,它是地生或著生
小型蕨類。一回羽狀複葉,葉軸為光亮的黑紫色,不定芽長大後
會下垂到地上,長出新植株,並和母株相連,生存之道多一招。
<生芽鐵角蕨~葉軸黑紫發亮,末端有不定芽>
台灣桫欏莖桿黝黑,上有線型成帶的氣孔,並密布長刺,看來穿著
草裙的黑美人~是不好惹的!
<台灣桫欏~線型成帶的氣孔>
<台灣桫欏~密布長刺>
<台灣桫欏莖桿黝黑>
<穿著草裙的黑美人~是不好惹的!>
盲蛛雖然也是八隻腳,但不屬於蜘蛛(蜘蛛目),盲蛛分類上
是盲蛛目,大部分的盲蛛步腳細長,不吐絲。盲蛛依食性可分為
植食性與肉食性兩種,植食性種類步腳細長,所以我們鏡頭底下
這一隻是素食主義者囉!
<盲蛛~植食性>
變葉懸鉤子、斯氏懸鉤子交互出現在步道旁,和它們混了一上午,
總算混熟了,尤其斯氏懸鉤子的葉背色白,難怪又有別名
~裡白懸鉤子。
<變葉懸鉤子>
<斯氏懸鉤子~裡白懸鉤子>
<左~斯氏懸鉤子 右~變葉懸鉤子>
饅頭果之名已經聽到熟透了,但只在它結果實時才叫得出它的名!
今天結實纍纍,大夥拍的盡興,我趁機再多撫摸它一下,
可不是騷擾哦!細葉饅頭果枝條上有明顯的成對托葉,托葉遺痕
會留下倒摸有突起的感覺。葉互生呈2縱列,蒴果扁平,邊緣具
3-5條縱溝,果實前端可見花柱宿存。種子成熟時呈鮮紅色。
整個外型與其說像饅頭,不如說像包子或說像小南瓜比較相襯。
<細葉饅頭果~花柱宿存>
<細葉饅頭果~種子成熟時呈鮮紅色>
<細葉饅頭果托葉遺痕會留下倒摸有突起的感覺>
<細葉饅頭果~枝條稍作扭曲狀>
白天會習慣躲藏於葉背的棕長頸捲葉象鼻蟲,倆倆相依靠,
正在進行「women’s talk」,(雄蟲頭部細長如頸),
雌蟲較短,腿節的前後端部具黑斑。生活於低海拔山區,
最喜歡點的菜單是~台灣山桂花及水金京。雌蟲會捲葉
築巢產卵,巢形如搖籃,曾經細看捲葉象鼻蟲捲葉築巢
的過程~十分有趣。
<棕長頸捲葉象鼻蟲~雌蟲>
<棕長頸捲葉象鼻蟲~食痕~水金京>
上到紗帽山頂,朦朧中依稀可見七星山、小觀音山、大屯山時而
探頭say hello ,朔風野大~芒花飛揚,動態的美感~賞賜
給愛好大自然的朋友。
<朔風野大~芒花飛揚>
正忙於布置拍攝場景~將掉落地下刺茄的橘紅果實擺放到刺茄
植株上時,聽到一旁同伴驚呼,好大的一隻蟲蟲哦!樹蔭下
青背斜紋天蛾幼蟲~的確碩大無比。
<刺茄>
<青背斜紋天蛾幼蟲~感謝生態同好來信更正>
山上一座廢棄的涼亭,徒留殘柱讓後人憶起日治時期的那一段
歲月,物換星移,經過自然的律動,瓜科~芋葉栝樓爬上檯面,
正式成為今天的主角。
<廢棄的涼亭vs.瓜科~芋葉栝樓>
<瓜科~芋葉栝樓>
難得的是申菝的果實,也適時在附近露臉,第一次看到的哦!
太讚!
<申菝的果實>
天涼好個秋!雖然山下的米粉湯聲聲呼喚著,但一旁葉子長相
特殊、並帶著有褐色絨毛的嫩葉,仍然吸引了我們的目光,
看它正在上演自力救濟、自相纏繞,看它準備要出人頭地,
它是一種藤本植物,它就是番荔枝科瓜馥木,曾經在天溪園遙望
過它(大喬木),因為經過它小時候努力的攀爬,強化了的莖桿
~木質化了,長得出類拔萃,高人一等,今天有幸能得以如此
「低姿態」認識它,過往的檔案突然被喚醒,我和它漸有感情囉!
最後,一碗熱騰騰的米粉湯下肚~歐伊西ㄋㄟ!
今天~精神的、物質的、知性的、感性的,通通都到位囉!
<瓜馥木>
<瓜馥木>
<瓜馥木~有褐色絨毛的嫩葉>
<瓜馥木~自力救濟、自相纏繞>
<瓜馥木>
<紗帽牌米粉湯>